硝基肥的“交城模式”火了!化工大县转产肥料,硝酸铵钙产量占全国80%
近年来,依托高度集中的硝酸产业,交城县这座位于山西省中部小县城,迎来了硝基肥产业的蓬勃发展期。目前,交城硝基类产品产能已达190万吨,形成了一条独特的硝基类产品产业链,产销量每年以20%以上的速度增长,以硝基肥发展的“交城模式”已经享誉全国。
与传统复合肥相比,硝基肥具有肥效快、吸收率高的特点,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硝基肥有机会成为又一肥料爆品,但大部分肥料企业却因不上量而犹豫不前。交城的产业变迁,也伴随着一批硝基肥生产企业的产业突围和产品升级。
近日,南方农村报记者深入交城各大肥企开展调研,挖掘交城硝基肥产业变迁背后的故事。
硝基肥重村义望村聚集数十家相关企业
深冬的交城县,天气异常寒冷,动辄零下十几度的温度考验着来自广州的记者团。让人欣慰的是,初生的太阳像热情的交城县人民一样,洒下了温暖的阳光。
环保和需求驱动化工县城转产做肥料
《氮肥行业‘十三五’发展指南》提出,到2020年发展硝基复合肥产能1500万吨,硝基类肥料的发展是目前化肥行业调整产品结构、落实减肥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。硝基中微量元素肥是硝基肥里的重要品类,在作物缺钙、缺镁现象比较普遍的南方经作区,发展潜力巨大。
2005年,红星化工借鉴雅苒硝酸铵钙技术,成功生产出国内第一粒硝酸铵钙,自此拉开了“钙都”交城县进军农业的序幕。
“硝基肥最大的特点就是水溶性,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,通过和科研院所的合作,用技术创新建立硝基肥的排他性优势。”李腾飞说认为,尽管国内硝基肥产业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,但一些地区产品同质化、价格泛滥等问题已浮出水面。他建议硝基肥企业抱团取暖、优势互补,共同提高硝基新型肥料在国内影响力,合力将该产业做大做强。
交城生产的80万吨硝酸铵钙,一半是用于出口,国内出口的硝酸铵钙也基本上集中在交城县,其中南美洲体量最大,其次为澳洲、东南亚、北非和中东地区,出口到60多个国家。此外,交城县为国际肥料巨头代工或者提供原料的现象已不鲜见,以色列海法、德国康朴、SQM等企业的产品。